美的鯤禹磁懸浮+X,科技突破應用邊界
第四屆樓宇科技TRUE大會新品發布會上,美的樓宇科技水機產品公司總經理駱名文為大家揭開美的鯤禹迭代升級成果——“磁懸浮+X”。
美的樓宇科技水機產品公司總經理 駱名文
十年自研創新構筑數智未來
從2010到2025年,美的磁懸浮技術始終堅持100%自研創新,用“磁懸浮+X”硬核技術完成從制冷到工業能源供給的全域突破,讓可靠、全能、高效的磁懸浮技術成為真正可看見、可信任的解決方案。
閃斷自發電緩降系統,3ms極速響應,14s持續供電,15Hz近零速備降,確保電機轉子在任何異常斷電下都能平穩降落。
備降軸承系統,極端情況下啟動,99.9%工況無需觸發,≥300次的備降能力,雙重保障消除磁軸承破壞風險。
防喘振系統,自學習防喘振算法,10倍承載力冗余設計、≥500次連續抗喘振,保障機組連續穩定運行。
免維護設計,壓縮機達到IP67高防護等級,防水、防腐、防塵一步到位,更可以做到30min浸水無故障運行。
超長質保,壓縮機10年質保,整機5年質保,行業品質標桿省心又安全。
全球首次且唯一突破0.5um靜態懸浮精度,完美應對多變工況,鑄就零摩擦高效內核。
全鏈自主創新,100%自研自產跨越成本和產能鴻溝,離心機年產能突破4000+、助力工業項目投資回報期低至2年。
磁懸浮+X全域運行 探索低碳未來
在當下AI正如火如荼的時期,傳統的智算中心冷卻方案面臨風液比需彈性變化、節能需求愈發迫切、用地成本價格增高和暖通部署周期增長等諸多問題,為此,美的樓宇科技推出全時自然冷磁懸浮離心機組:
首推風液同源方案,實現風液冷量彈性分配,快速支撐負載變化,更靈活;
全時自然冷設計,結合雙級蒸發+磁懸浮機組,全年節電47萬kWh,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更低碳;
冷水機組占地縮減70%+,集成水泵,工程產品化,TTM縮減20%,支持集裝箱預制,現場免調試,交付即使用,一步到位,更省心。
2024年,全國工業能耗約59.6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每年燒掉半個地球的森林。“雙碳” “雙減”目標下,≤35t/h 煤鍋爐強制淘汰,傳統供熱模式正在崩塌,而水蒸氣熱泵,正是破局的關鍵。為更好地推動節能降碳,美的樓宇科技推出水蒸汽壓縮機:
傳統水蒸氣壓縮機在高溫工況下效率衰減嚴重,而美的樓宇科技采用磁懸浮直驅雙級壓縮,實現傳動效率 100%、等熵效率≥87%;大功率下高轉速,電機效率更是≥98%;采用級間噴霧冷卻,過熱度下降30K,功耗下降15%。讓每一份動力都能轉換為效能,30K溫升蒸噸能耗≤65kWh,能耗指標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采用航空級TC11鈦合金葉輪,耐高溫、耐腐蝕;多重超高效散熱設計,有效絕熱,消除高熱焦慮;零泄漏蒸汽密封技術,實現電機側蒸汽0泄漏,軸承壽命長達20年,真正做到高效、可靠。
全溫區熱泵耦合解決方案,無論是 120℃微壓蒸汽、150℃中壓蒸汽,還是 180℃高壓蒸汽,全部覆蓋,讓余熱變“金礦”,看見真正的價值。
傳統的無油螺桿壓縮機,面臨無潤滑油降溫及密封導致壓縮過程效率低能耗高、轉子涂層易脫落造成能效衰減、不是真無油需定期換油持續投入等問題,在此情形下,美的樓宇科技推出磁懸浮空壓機;
磁懸浮空壓機天生無油設計,結合高效氣動、高速電機、磁軸承控制技術,能耗降低20%,全生命周期維護成本較無油螺桿空壓機節省90%;
轉子高速穩定性控制,搭載抗干擾主動抑制算法,抗擾能力提升50%,氣動效率達到86%,兼顧能效和穩定性;
今天,建筑數字化轉型逐漸成為國家發展、地方發展、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在第四屆樓宇科技TRUE大會上,來自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的鄭懿先生,分享了磁懸浮+數字化運行平臺給上海申通地鐵帶來的巨大節能變化。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目前線網運營總里程896公里 ,車站517座,車輛基地32座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76%。
在進行了高效環控系統仿真模擬之后,明確了逐月能效數據、冷負荷分布、環控系統耗電占比和冷水系統各設備耗電量占比等關鍵數據,接下來首先便是核心設備的選型優化。在選用了更高效、更穩定,更靈活的美的鯤禹磁懸浮離心機組后,便是搭載美的高效環控系統和數字化運行平臺。
通過用“產品+平臺+服務”的三角張力,上海地鐵蟠祥路站相比普通環控系統方案年節省電量9.13萬kWh,節能率達32.8%;康恒路站相比普通環控系統方案年節省電量7.6萬kWh,節能率達36.8%,實現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可持續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全球化語言。
從“單一產品”到“智慧生態”的進化,不是技術的終點,而是美的磁懸浮探索工業能源的嶄新起點。未來我們將持續深耕磁懸浮技術的場景化創新,以“全鏈路價值交付”重塑樓宇生態,實現從“產品”到“價值”的躍遷,用技術跨界實現應用破界,繼續為機場、商業、工業等場景提供可靠、高效、智能、低碳、可落地、可信賴的解決方案。
- 下一篇: 暫無
- 上一篇: 制冷劑巨頭半年報預增155%!股價狂飆年內漲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