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技術迎來爆發期:追蹤2025年中期數據中心投資、創新與基礎設施革命
領先的AI開發商云Lambda將使用Aligned最新的達拉斯-沃斯堡設施 DFW-04,一個目前正在德克薩斯州普萊諾建設的液冷AI和云數據中心。
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激增正在加速數據中心設計的重大轉型——從風冷到液冷的全面切換。截至2025年中期,這一轉變已脫離實驗階段,成為戰略性、資本化、深度嵌入行業巨頭基礎設施藍圖的運營現實。這場變革由雙重引擎驅動:GPU驅動的AI工作負載爆發式增長,以及傳統風冷系統的物理極限。
Aligned Data Centers、Colovore、Iceotope和微軟的最新動態,標志著液冷技術已蛻變為現代數據中心設計的核心支柱。通過大規模投資、先鋒級合作和尖端科研突破,這些機構不僅在擴展冷卻能力,更從化學、物理和工程學層面重新定義可持續AI基礎設施的底層邏輯。
01、Colovore:資本加持下的液冷基建狂潮
這家硅谷公司用十年蟄伏等來了AI時代的風口。在投資機構King Street Capital Management支持下,Colovore近期通過黑石集團獲得9.25億美元(約67億人民幣)融資,全力推進美國核心城市的液冷數據中心建設。其殺手锏在于單機架200千瓦的散熱能力——這相當于將20個傳統機架的算力壓縮進單個機柜。
隨著AI推理從云端下沉到城市邊緣,Colovore在芝加哥、雷諾等地的布局展現出戰略眼光。其采用的浸沒式+直觸式雙模液冷技術,能直接對接英偉達最高性能的AI加速器。更關鍵的是,當Aligned Data Centers與AI算力平臺Lambda達成深度合作,這意味著液冷技術已打通從芯片、服務器到云服務的全產業鏈條。
02、微軟:零廢水冷卻與AI材料革命
在2025年開發者大會上,微軟拋出了震撼行業的承諾:所有新建數據中心實現冷卻水零消耗。其秘密武器是搭載在GB200 AI系統上的閉環冷卻架構——直徑6米的巨型散熱矩陣取代傳統冷卻塔,20英尺(約6米)風扇組對循環冷卻液進行氣冷降溫,徹底擺脫對外部水源的依賴。
但更具顛覆性的是研發模式的變革。微軟自主研發的AI平臺"Discovery",通過模擬數百萬種化學組合,僅用200小時就找到無毒環保的PFAS替代冷卻液。這種曾需數年研發的關鍵材料,如今借助AI將周期壓縮至8天。"這不僅是冷卻系統的升級,"微軟云業務負責人斯科特·格思里強調,"更是從分子層面重構數據中心生態。"
03、浸沒聯盟:散熱-算力-網絡的三體戰爭
當Engineered Fluids的單相浸沒冷卻液、Iceotope的密封式機箱設計,遇上瞻博網絡的AI智能交換機,一場散熱技術的降維打擊正在上演。這個鐵三角聯盟的解決方案包含三大殺招:
精準控溫:CPU/GPU溫差控制在±1℃內,避免算力波動
能耗減半:冷卻系統功耗直降50%,廢熱溫度提升至80℃可回收
智能聯動:QFX交換機實時調節網絡流量與散熱需求
"散熱系統正在吞噬數據中心的創新預算,"Iceotope技術副總裁直言,"我們的模塊化設計讓傳統機架48小時變身液冷堡壘,這才是算力戰爭的勝負手。"
04、行業全景:液冷技術邁入主流化臨界點
2025年液冷技術的爆發式成熟體現在四大維度:
1. 資本規模化:Colovore近十億美元融資、Aligned持續超大規模建設,印證投資者將液冷視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資產類別。
2. 生態垂直整合:Lambda+Aligned、英偉達+Colovore等合作凸顯硬件-云服務-設施設計的深度耦合。
3. 可持續領導力:微軟閉環系統與AI材料發現,重新定義數據中心環境標準。
4. 技術融合創新:浸沒冷卻與AI原生網絡協同進化,支撐高密度可持續算力。
隨著英偉達Blackwell、GB200及定制AI芯片的部署,風冷系統的物理極限日益凸顯。液冷技術不僅解決芯片散熱問題,更催生數據中心設計范式的根本性重構——從建筑結構、運營模式到環境責任的全面革新。在這場由AI驅動的效率革命中,液冷技術的顛覆浪潮才剛剛開始。
- 下一篇: 奧利凱直膨式屋頂機受好評
- 上一篇: 三菱重工海爾發布TX-PRO 側出風智能樓宇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