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泵供熱改造,北京最高補貼5000萬
發表于: 來自: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近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加強騰退低效產業空間改造利用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的通知。
《方案》“支持條件”部分指出,在建筑本體改造時應同步實施綠色節能改造,供暖部分采用地源、再生水或空氣源熱泵等方式。同時項目改造后的綜合節能率應達到15%以上,方可領取財政補貼。
《方案》“支持政策”中明確了“支持類型”和“支持方式”:低效樓宇、老舊廠房、片區統籌三類改造項目符合改造要求的情況下,可獲得總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的投資補助或貸款貼息的財政支持。

《方案》全文如下:
為加快建設具有首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騰退低效產業空間改造利用升級、功能優化、提質增效,結合城市更新行動,釋放高品質的產業空間資源,助推首都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是嚴格落實城市總體規劃。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嚴格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立足區域功能定位,統籌存量空間資源,有序推進騰退低效產業空間更新改造,服務壯大以高精尖產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
二是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發揮政府投資的激勵和撬動作用,鼓勵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更新模式,切實有效帶動社會資本,推動騰退低效產業空間改造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加強改革創新。加強空間統籌規劃利用,探索創新片區整體綜合更新、同步更新模式,做好產業空間與公共空間的銜接和聯動,打造多類型產業空間更新組團,帶動區域整體提升。
四是堅持效果導向。提高產業空間的建筑安全水平和產業服務功能,以載體改造服務產業綠色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打造綠色建筑、智慧樓宇和智慧園區等優質產業載體,為優勢產業集群落地提供空間要素保障。
二、支持政策
在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規劃前提下,項目實施單位可通過自主、聯營、租賃等方式對騰退低效產業空間開展結構加固、綠色低碳改造、數字基礎設施提升、建筑內外部裝修以及片區基礎設施改造等,帶動區域產業升級。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對于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支持。
(一)支持類型
1.低效樓宇改造項目。重點支持整棟空置、正在使用但入駐率偏低或單位面積年區級稅收低于200元/平方米、現狀功能定位或經營業態不符合城市發展功能需求,且建成時間超過10年以上的存量商務樓宇和商業設施改造。改造面積需超過2萬平方米。
2.老舊廠房改造項目。重點支持由于疏解騰退、產業轉型、功能調整以及不符合區域產業發展定位等原因,原生產無法繼續實施的老舊工業廠房、倉儲用房、特色工業遺址及相關存量設施改造。改造面積需超過3000平方米。
3.片區統籌改造項目。重點支持連片區域內低效樓宇、老舊廠房等產業空間以及道路、綠化等配套基礎設施整體改造,促進形成產業空間組團。項目需由單一實施主體開展并打捆申報,需達到低效樓宇改造總規模超過2萬平方米或老舊廠房改造總規模超過3000平方米。
(二)支持條件
改造項目需產權清晰、有明確產業定位及準入標準、建立運營管理機制,并滿足以下條件。
1.改造后的業態應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高精尖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科技、信息、商務、文化、創新創業服務等現代服務業,以及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項目應積極引進重大產業項目、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落地。低效樓宇項目改造后入駐率應不低于80%,老舊廠房項目改造后入駐率應不低于70%。
2.在建筑本體改造時應同步實施綠色節能改造,具備可再生能源利用條件的項目,應有不少于全部屋面水平投影40%的面積安裝太陽能光伏,供暖采用地源、再生水或空氣源熱泵等方式。項目改造后的綜合節能率應達到15%以上。
3.強化與周邊環境協同,織補城市功能和街區風貌,通過營造共享生態、打造開放空間等方式,補齊周邊地區公共服務功能以及配套設施短板。
(三)支持方式和標準
分為投資補助和貸款貼息兩種,符合條件的改造項目可以申請其中一種支持方式。
1.投資補助。低效樓宇改造項目,按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的比例安排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資金,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老舊廠房改造和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按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的比例安排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資金,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2.貸款貼息。對于改造升級項目發生的銀行貸款,可以按照基準利率給予不超過2年的貼息支持,總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
(四)原則上只支持在建項目或已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確保投資計劃下達即可投入使用,且能夠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已完工項目不再予以支持。通過其他渠道獲得過市級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再予以支持。
三、工作流程
(一)公開征集
市發展改革委定期組織開展項目征集和申報工作,原則上每年2次,統一征集、集中辦理。
(二)項目申報
項目單位向所在區發展改革委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提出資金支持申請,由區發展改革委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對項目的真實性、合規性、基本建設條件、申報條件、申報材料等進行初審,征求區政府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對項目建設及申報的意見后向市發展改革委申報。
申報材料包括項目屬地區發展改革委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出具的申請資金支持的請示及初審意見、項目立項文件、資金申請報告等。
(三)審批與資金撥付
市發展改革委對申報項目按規定開展入庫評估,批復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后下達資金。
(四)項目評價
項目交付后一年內,由區發展改革委組織對項目開展評價工作,從產業功能導入、經濟貢獻情況、企業入駐率、綜合節能率、資金使用規范性等方面對項目實施效果和指標完成情況開展綜合評價,并出具評價報告,報送市發展改革委。
四、服務管理
(一)嚴格項目管理
1.項目申報單位應當對項目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嚴格產業準入、開展綠色節能改造、遵守工程建設安全及招投標制度等相關法律法規、未獲得過其他市級財政資金支持等內容進行承諾,并嚴格按規定使用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資金,確保專款專用。
2.各區政府應當落實屬地責任,按照政策引導方向,對擬申請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資金支持的項目提出明確意見。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做好本區獲得支持項目的施工建設、招投標、資金使用、竣工驗收、安全管理、綜合評價以及監督檢查等工作,嚴把業態準入,實現項目建設運營的全過程管理。
3.市發展改革委采取在線監測、現場核查、績效評價等方式,加強對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做好服務保障
1.強化協同支持。鼓勵各區制定相關配套政策,通過固定資產投資、租金及運營補貼等方式對市級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資金支持的項目予以協同支持。
2.加強創新引領。鼓勵各區積極探索騰退低效產業空間改造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徑,創新方式推動土地資源集約利用、空間資源高效使用,主動適應產業智能、綠色、融合發展趨勢。
3.優化精準服務。鼓勵各區統籌騰退低效產業空間資源,建立資源臺賬和項目儲備庫。制定騰退低效產業空間招商地圖,促進重大項目與空間資源精準匹配,加速優質產業項目落地。
4.加強融資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服務,將騰退低效產業空間利用項目納入授信審批快速通道,積極拓展貸款抵(質)押物范圍,開發知識產權、應收賬款等融資產品,支持騰退低效產業空間改造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