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集中供暖來了,能解決城市供熱嗎?
發表于: 來自:新華社等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范項目11月1日正式投運供熱,該項目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核能供暖項目,覆蓋遼寧大連瓦房店市紅沿河鎮。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范項目規劃供熱面積24.24萬平方米,利用紅沿河核電站汽輪機抽汽作為熱源,替代紅沿河鎮原有的12個燃煤鍋爐房。該項目新建一次管網近10公里、二次管網5.7公里,新建換熱站4座。

2022年9月27日紅沿河核電航拍(何鵬 攝)
“國家電投東北公司承擔換熱站及二次管網工程投資建設和后續供熱運行維護管理。”國家電投東北公司大發能源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民說,為了保證終端用戶的用熱質量,將依托智慧供熱管控平臺,對熱源側、輸配系統以及典型用戶室溫等各個環節運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智能分析。
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經理董德良說,據測算,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范項目投產后,每年將減少標煤消耗5726噸,減排二氧化碳1.41萬噸、二氧化硫60余噸、灰渣2621噸,環保效益顯著。
用核能供暖安全嗎?
近年來,清潔供熱能源替代燃煤的需求愈來愈強烈,其中對核能供熱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用核能供熱安全嗎?
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經理 董德良:目前核電廠廠內側、熱源側調試已經完畢,廠內外一次網從10月19日供水溫度已經達到60℃。截至目前,廠外4座換熱站和二次網充水打壓已經完成,10月30日開始陸續投用,11月1日正式供暖。

大家知道,燃煤鍋爐通過燃燒煤產生熱能,是一種化學反應。而核能通過裂變產生熱能,是一種裂變反應。數據顯示,一公斤鈾235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700噸煤燃燒放出的能量。
那么核能是怎樣轉化為熱能的?簡單說,核能供熱需要通過三個回路進行,三個回路之間只傳遞熱量不傳遞介質,第一回路是要把反應堆里的熱量帶出來,傳遞到第二回路,并把反應堆的熱量儲存起來,然后再傳遞到第三回路,通過公共熱網供給千家萬戶。
說到這,您可能會問:用核能供熱安全嗎?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工程師胡汝平介紹,紅沿河鎮核能供暖項目從紅沿河核電廠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無放射性的蒸汽作為熱源,通過廠內換熱首站、廠外熱力公司換熱站進行多級換熱,最后經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傳遞至最終住戶家里。
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工程師 胡汝平:用戶與核電機組之間采取多重隔離屏障的方式,并且在不同的回路之間采取了反向壓差設計。在換熱過程中,只有熱能的傳遞,不存在介質的任何直接接觸。同時,在換熱首站熱水出廠前,我們增加了在線監測的裝置以及自動隔離的裝置,可以確保供暖絕對安全。
目前,我國采暖方面燃料使用仍以煤炭為主,據統計每年煤炭消耗已超過5億噸,由此產生嚴重的空氣污染,尋找替代燃煤的新型清潔能源已刻不容緩。

學校內室溫達到25℃左右
國家電投東北公司大發能源分公司副總經理 李民:隨著全面開栓供熱,各項運行數據將通過各個模塊,集約化呈現在各個大屏上,生產運營中心將發揮出調度指揮的中樞作用。通過對采集的用戶室溫、環境溫度的實時監測分析,實現供熱系統自動化管控調節,保證熱網平衡,均衡供熱、按需供熱,讓紅沿河鎮百姓享受到安全穩定優質的供熱服務。
核能供暖在我國正逐步被大家熟悉。在此之前,北有山東海陽,南有浙江海鹽,國內兩大核電基地所在地已進入核能供暖時代。而由核能來供熱也并非新技術,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廣泛應用。目前,全世界400余臺在運核反應堆中有超過1/10的機組已實現熱電聯供,并已累計安全運行約每年1000堆。
核能供暖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資源利用率。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冬季供暖面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專家分析認為,北方供暖需求增長快,但熱源在減少,需大力發展包括核能供暖在內的清潔能源供暖。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曾經表示:我國抓碳達峰、碳中和,替代化石能源,有核電的地方利用核電余熱來解決城市供熱問題,不增加任何排放,就可以解決城市供熱。
來源:本文來源新華社、財經網等媒體,由機電人脈整理,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