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聯供地面調溫的三種不同季節控制應用技術
馮偉銘/王建南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對于現階段的兩聯供冷暖系統最大區別,就是在末端應用只考慮了夏天風盤制冷或者冬天地面供暖。這二種應用場景,天氟地水也同樣實現了這種功能。而天水地水戶式兩聯供最大的優勢,就是末端系統技術有更寬范圍,延伸出不同的訂制解決方案。更容易升級舒適三恒或五恒系統。這就是兩聯供系統與地面調溫舒適系統最大的區別。
那么地面調溫是專為解決室內環境如何更舒服,使用更靜音,氣溫、場溫及四周溫度更均勻,如何做到濕度變化小。這就是以往技術是很難達到的一種理想目標。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設計系統目的是什么?為誰而解決實際問題。那么而現有產品是否真的能解決舒適平衡與機器各系統間的運行平衡問題?這些就是在傳統解決冷暖系統上很難找到突破方法。而升級后的兩聯供地面調溫舒適系統,就是在傳統冷暖系統上升級了恒溫,恒濕,恒靜的解決方案。并在不同季節其控制方法也不一樣。

夏天:地面采用高溫水,控制露點的變水溫方案,實施動態變水溫跟隨控制技術。地面采用16-24度的高溫冷水。進行地面輻射換熱制冷。解決因墻體溫度過高的一種輻射技術。通過聯合除濕風盤做輔助制冷,僥動室內氣流。加速空氣溫度換熱。 夏天地面輻射制冷+風盤除濕相結合,滿足了絕大多數高品質家庭對舒適系統的追求。此技術能夠很好的解決恒溫,恒濕,恒靜以及風盤風量過大,冷量溫度過低的硬傷問題。

夏天地面調溫輻射制冷有前提條件。那就是在高濕的室內環境里,要有一套除濕設備(內循環風盤除濕或獨立除濕新風系統)相配合。否則系統在高濕的環境中無法滿足在起步階段的急速降溫要求。如在室內32度以上時,濕度在75%以上時,此時露點為27度以上。是無法進行輻射換熱制冷。那么空氣交換熱量很低。室內的空氣溫度很難迅速降低。地面溫度也很難降低表面溫度。而通過聯合風盤低速工作。采用低溫冷凍水除濕兼顧制冷,就輕松解決除濕/降溫的問題。并且通過控制技術來對風盤的濕度及冷量進行控制。當溫濕度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值時,電動二通閥停止工作,讓風盤干風運行。以降低風盤過度制冷而帶來的不舒適問題。這就是輻射+聯合風盤對流系統可以得到更好的舒適效果。讓地面輻射制冷占比從原來的10%占比到70%的工作冷負荷。滿足大多數的天氣及人群。真正實現高效節能的舒適系統。

冬天的地面供暖已經從如何熱起來。到如何實現房間熱起來不會燥熱,減少室內濕度過低而引的各種問題,以往大家的供暖是靠經驗或理論數據來設計總熱負荷,設計時參照了最冷或最低的設計工況,而實際運行的情況,并非所有天氣都是很惡劣的。那如何感知,如何解決熱而不燥,如何提高室的舒適度呢?

冬天供暖按每個人體感是很難做到統一的解決方案。通過人為調整主機出水溫度,是麻煩而不精準的方法。無法確知在不同的天氣與室內變化時的真實情況。所以,以往的控制方法是浪費很大。還不舒適。而通過地面調溫輻射系統,通過變水溫來解決不同氣候波段,不同使用習慣,不同體感人群對室內的需求,地面調溫是通過氣候檢測大數據對比反饋后,智能計算出準確的地面水溫來達到最佳的室內溫度。并能測算到我們維護結構的熱負荷以及損失率來補償水溫,此時主機較適合給一個固定水溫,不必要再對主機水溫進行獨立的調控。如:室內要在22度的室內溫度時,其實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32度的供水溫度時,就能輕松得到滿足,我們的地板供暖不僅要節能,其舒適度還會更高,濕度損失少。關鍵地面溫度將很好的控制在25-26度之間。通過調溫控制技術來找到室內溫濕供需平衡。對兩聯供主機的能效大大的提升起到了很關健的作用。


除了在冬天使用地面供暖以外。而春天多數回南天以及梅雨天氣時。而多數家庭都不會通過現有的兩聯供系統進行供暖或獨立除濕。除非在很冷天氣下,如在15度以下時,才會想用供暖。而供暖是很容易降低室內的濕度。室內溫度容易過高。過高的室溫讓人受不了。如果通過電熱執行器來控制通斷。溫濕度及地面溫度都存在波動,對系統及人體使用都存在不良。而通過地面調溫“春季”等溫控制技術很好解決以上的問題。除濕不升溫,這就是利用低溫水供暖。采用更寬的變水溫除濕技術,主控會計算出室內所需的水溫,在溫度不升高的情況下,慢慢把室內維護表面加熱。從而降低空氣的濕度。如在20度時,濕度在80%以上時,如果采用以往的控溫供暖來,是得不到非常滿意的結果。還很耗能。采用了等溫除濕變水溫控制技術,系統自動計算得到一個24-28不同水溫來應對室內溫與濕度來平衡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室內的舒適度。




以上這三種不同季節的舒適解決方案。通過幾年的市場檢驗以及大數據據反饋,系統以精準運算控制末端為主,以末端輻射變水溫控制不同氣候條件的新技術,設計出多種條件,多種氣溫的控制策略,更好服務我們整套系統,從應用上更靈活,系統將舒適,穩定,節能,提高了主機效率,并分析以人為單元的舒適結果來運行整套系統。

升級后的兩聯供地面冷暖輻射系統使用周期從冬天3個月提升到夏天3個月的地面制冷,再到春天等溫除濕3個月的使用。真正使用周期將達10個月時間,比傳統的冷暖系統在使用上時間會更長。
